农业种植技术网站都有哪些呢 农业种植技术网站都有哪些呢知乎

发表时间: 2023-10-25 07:41:58 发布于:OB体育app下载

  2015年中央财政安排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203.5亿元,对水稻、小麦、玉米、棉花、东北和内蒙古的大豆、长江流域10个省(市)和河南信阳、陕西汉中和安康地区的冬油菜、藏区青稞实行全覆盖,并对马铃薯和花生在主产区开展补贴试点。

  小麦、玉米、大豆、油菜、青稞每亩补贴10元。其中,新疆地区的小麦良种补贴15元;水稻、棉花每亩补贴15元;马铃薯一、二级种薯每亩补贴100元;花生良种繁育每亩补贴50元、大田生产每亩补贴10元。水稻、玉米、油菜补贴采取现金直接补贴方式,小麦、大豆、棉花可采取现金直接补贴或差价购种补贴方式,具体由各省(区、市)按照简单便民的原则自行确定。

  巴基斯坦农业种植主要有玉米和小麦。巴基斯坦的农业区主要是在印度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养育了巴基斯坦,绝大部分人口。

  墙体的栽培是把墙壁和管道进行了巧妙的结合,管道内放置了基质,给农作物生长提供养料。这种栽培方式最大的特点是利用了有限的空间,最小范围实现了植物多样性,而且美化了墙体。具有很好的观赏性。

  这种栽培技术目前来看也会成为一种常见的技术。无土栽培的意思是一种不使用天然的土壤,而是采用营养液给植物提供生长发育的元素,让植物在水里能完成整个的生命周期。其实无土栽培包括三个方面:水培、雾培和基质栽培,这种栽培模式一般适用三种农作物:花卉、水果和蔬菜。目前最常见的无土栽培是管道式的水培蔬菜。其生产设备相当先进,营养液是在管道中,生产管理时对营养液供液的时间和次数进行调节,并且可以全天候的监控蔬菜生长状态。

  其实设施农业中的设施通常指的是智能温室。智能温室是由计算机控制的,可以自动的开启天窗、遮阳系统、保温系统和喷灌系统等等一系列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涉及到的种种系统。这样就是用科学的方式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环境。

  立柱式栽培有点像养花,在柱子上安装了多个像花盆一样的器皿,里面放入了基质,在里面进行栽培。立柱式栽培大多种植的是草莓,草莓挂果后分布在器皿的四周,采摘非常方便,而且无公害可以直接食用。

  生态餐厅是一种更高级的农业种植形式,运用到了很多的科学,比如园林学、建筑学等等,这样就能让餐厅的环境美观而具有实用性。生态餐厅中主要是绿色植物为主,蔬菜、水果、花卉错落有致的配置,然后结合了假山、小桥流水等园艺,全方位的展现了绿色、优美的就餐环境。

  羊肚菌属于低温高湿型真菌,在我国低温潮湿的西南地区最适宜羊肚菌的生长,四川省和云南省是野生羊肚菌的高产地区,每年的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50%。

  羊肚菌子实体通常在春天萌发,由于各地的气候环境不一样,萌发的时间也存在差异,萌发时间一般在三到六月,一般气温较高的地区萌发的早,气温低的地区萌发的相对晚一些,部分高寒地区者会延迟到七月。子实体出土后7-10天就能发育成熟,这时就可进行采收。

  人工栽培羊肚菌的土壤要求肥沃,透气性好,并且易于保湿。为避免羊肚菌受涝害而造成损失,要采用畦作的方式进行栽培。先用松土机把耕地进行翻松,翻松深度在20cm以上,然后作畦。一般畦面宽100cm,排水沟宽30cm。羊肚菌栽培在畦面上,畦面挖两道种植沟,种植沟之间的距离是50cm,沟深6-10cm,沟宽20cm左右。

  种植沟内铺培养料厚度为2-3cm。培养料是羊肚菌生长的重要营养来源,培养料制作方法是用杨树、栎树、果树等树的木屑用水浇湿后在进行高温灭菌制作而成,其中含有大量的碳元素、氮元素和微量元素,这些物质有助于羊肚菌菌丝、菌核以及子实体的生长。

  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农业物联网,主要体现于农业服务、农业管理和农业生产经营等环节,从农业物联网技术特点角度,可以把农业物联网技术分成传输层、感知层和应用层,每一个技术层都发挥着各自的功能。

  感知层常作为农业物联网的基础,为应用层和传输层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数据支撑,具体来讲,感知层通过卫星定位、遥感技术、智能传感器等来全面采集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信息,如农作物长势信息、土壤信息、环境信息、产品物流信息等。

  农业物联网中间环节传输层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局域网等来实现对感知层采集物体数据信息的传输,把数据安全稳定地传输至应用层。同样的,对于应用层处理后的数据,也经过传输层来回馈至感知层设备终端,为农业生产提供指导。

  应用层可以说是整个农业物联网的顶层环节,具体包括农产品追溯领域、大田种植领域、设施养殖领域、设施园艺领域、农产品物流领域等。在应用层,实现了数据融合、数据管理、数据预警、智能控制、诊断推理等,助推农业生产过程更加智能化、高效化、集约化的实现。

  基于农业物联网的设施农业温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众所周知,我国拥有大规模的设施农业产业,但是,设施农业大棚生产效率却始终不高,这主要是由于技术水平的局限。

  设施农业温室大棚环境参数及特点从总体上来看,园艺作物能否得到健康生长,一方面取决于自身的遗传特性,另一方面就与所生长的环境息息相关。环境因子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光照、气体因子等,在温室大棚内部,通过控制各项环境因子在适宜的水平,能够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的质量与产量。

  设施农业温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依据各项温室大棚环境参数,设计的农业物联网体系架构包括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以以太网接入局域网络,实现了对温室大棚的自动化、智能化、科学化控制,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恺易物联网深耕农业物联网技术,专注农业现代化服务,在智能大棚、水肥一体化、农业ERP、农业小程序、智慧农旅、高标准农田建设、智慧园区规划与建设、区域物联网大数据平台等农业各产业的现代化服务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欢迎咨询。

  关于哪个农业种植网站最好,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不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需求。

  不同的农业种植网站可能会有不同的功能和服务,比如提供农业技术资料、种植技巧、市场行情分析、销售平台等等。因此,在选择最好的农业种植网站时,我们应该先确定自己需要的服务,再根据这些需求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网站。

  其次,我们可以看看其他农业从业者或者农业专家的推荐。他们可能会有更多的经验和了解,能够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和意见。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来寻找这些推荐,比如朋友圈、农业论坛、媒体报道等等。

  通过这些途径,我们可以了解到哪些网站在当地或者全国范围内比较受欢迎,哪些网站的口碑比较好,哪些网站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等等。

  最后,我们可以进行比较和评估。在确定了自己的需求和了解了其他人的推荐之后,我们可以对几个比较靠谱的农业种植网站进行比较和评估,包括网站的功能、服务、价格、用户体验等等方面。

  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我们就可以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农业种植网站了。总之,选择最好的农业种植网站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参考其他人的推荐,同时也需要进行比较和评估。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育种指的是选育动植物新品种的过程,其做法是利用原有品种中的自然变异、或先应用杂交或人工诱变等方法创造新类型,再通过选择、繁殖、比较试验,选育出符合生产需要的新品种。

  种植制度是一个单位内作物生产的总体安排,包括作物结构、布局、复种和种植方式等。

  作物栽培技术是在作物生命活动期间,根据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所采取的各种田间管理措施的总称。

  根据测土配方施肥成果和耕地地力评价数据,确定耕作土壤酸化程度。一般在PH 值<5.5的耕作土壤实施酸化土改良技术。

  绿肥种植:因地制宜发展紫云英、苕子、茹菜等专用绿肥,同时发展菜肥兼用、油肥兼用、饲肥兼用的绿肥作物。绿肥种植亩翻压还田量1500公斤以上。

  增施有机肥:根据土壤供肥性能、作物需肥规律和肥料效应,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成果,结合当地实际合理确定有机肥与化肥使用量。一般水稻亩增施农家肥800—1000公斤或增施商品有机肥100—2

  1、墙体栽培:墙体的栽培是把墙壁和管道进行了巧妙的结合,管道内放置了基质,给农作物生长提供养料。这种栽培方式最大的特点是利用了有限的空间,最小范围实现了植物多样性,而且美化了墙体。具有非常好的观赏性。

  2、无土栽培:这种栽培技术目前来看也会成为一种常见的技术。无土栽培的意思是一种不使用天然的土壤,而是采用营养液给植物提供生长发育的元素,让植物在水里能完成整个的生命周期。其实无土栽培包括三个方面:水培、雾培和基质栽培,这种栽培模式一般适用三种农作物:花卉、水果和蔬菜。目前最常见的无土栽培是管道式的水培蔬菜。其生产设备相当先进,营养液是在管道中,生产管理时对营养液供液的时间和次数进行调节,并能全天候的监控蔬菜生长状态。

  3、设施农业:其实设施农业中的设施通常指的是智能温室。智能温室是由计算机控制的,可以自动的开启天窗、遮阳系统、保温系统和喷灌系统等等一系列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涉及到的种种系统。这样就是用科学的方式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环境。

  4、立柱式栽培:立柱式栽培有点像养花,在柱子上安装了多个像花盆一样的器皿,里面放入了基质,在里面进行栽培。立柱式栽培大多种植的是草莓,草莓挂果后分布在器皿的四周,采摘十分便捷,而且无公害能直接食用。

  5、生态餐厅:生态餐厅是一种更高级的农业种植形式,运用到了很多的科学,比如园林学、建筑学等等,这样就能让餐厅的环境美观而具有实用性。生态餐厅中主要是绿色植物为主,蔬菜、水果、花卉错落有致的配置,然后结合了假山、小桥流水等园艺,全方位的展现了绿色、优美的就餐环境

  根据湖南省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动员部署电视电线年春耕生产,市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组织专业技术团队就2021年早稻生产提出以下技术指导意见。

  早稻要着眼双季稻周年目标,做好品种搭配,尽可能地选择早中熟、分蘖力强、抗倒伏的优质品种。

  1.品种搭配。早熟早稻品种搭配中熟偏迟晚稻品种(105天熟期早稻搭配120天熟期晚稻),中熟早稻品种搭配中熟晚稻品种(110天熟期早稻搭配115天熟期晚稻)。

  2.品种选择。选择品种时,要考虑品种的丰产稳产性、熟期、抗病能力、抗倒力、米质等特性,但更应着重考虑其抗逆广适和高产稳产性。经过多年的示范推广,适合我市大面积种植的高产稳产、抗逆广适的早稻品种主要有:潭两优215、潭两优921、潭两优83、陵两优942、株两优173、锦两优8号、欣荣优123、荣优233、五丰优286、株两优819、湘丰优974、陵两优211、陵两优942、中嘉早17、湘早籼45号及《湘潭市农业农村局水稻安全用种通告》近两年推介的品种等。

  3.种子用量。我市早稻由于生育前期温度较低、有效积温较少、光照不充分及全育期较短等特点,要达成高产苗架群体,保证适当的基本苗数至关重要。要保证适当的基本苗数,根据品种特性及地力特点,用好用足大田亩用种量,是前提与基础。一般而言,早稻杂交稻品种大田亩用种以2.5-3公斤为宜,常规稻品种以亩用种量6-7公斤为宜。

  春季天气变化大,时有“倒春寒”不利天气出现,需要非常注意防范。一般当连续3天日平均温度稳定超过12摄氏度时即可播种。我市早稻适宜播期一般为3月20-25日。在生产中,要注意当时天气预报,掌握在“冷尾暖头”抢晴天播种。利用播后一段晴暖天气,使种子扎根入土,到第二次冷空气来临时,秧苗已扎根立苗,不至于受低温冷害而造成烂种烂芽。对部分农户习惯性选择直播的方式,建议选用短生育期品种,播期以4月10日前后为宜。直播要选择平均气温高于15℃、播后有3天左右晴天时播种。直播前要将地整平,灌排顺畅,保证出苗率。

  1.种子处理。浸种前晒种1~2次,用清水选种,清除空秕谷和其它杂质。同时做好种子消毒和拌种处理。一是采用咪鲜胺、氰烯菌酯代替强氯精浸种消毒,全面杀灭恶苗病、稻瘟病等病源菌,降低大田发病率。二是使用“碧护”或“芸苔素内酯”拌种,促根壮苗,增强抗冻、抗旱、抗病虫能力。三是在种子催芽露白后用高含量吡虫啉或噻虫嗪种衣悬浮剂拌种。提倡选用吡虫啉或噻虫嗪与咪鲜胺或戊唑醇的复配种衣剂或拌种剂拌种,可以有效控制秧田期稻杆潜蝇、稻蓟马和稻飞虱的为害,同时有效预防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

  2.浸种催芽。将消毒的种子反复用清水冲洗沥干,再进行浸种催芽。一般用冷水浸种,严格把握浸种时间,切忌浸种时间不足影响种子催芽整齐度,但也不能浸种时间过长,防止“伤水”。采取水育秧的,当根与芽半谷长时,炼芽1天左右即可播种;采取塑料软盘育秧的,当种子露白整齐后即可播种。

  1.田。要选好备足秧田。秧田一定要选用排灌方便、背风向阳、地力较好的优质水田作为秧田。备足秧田是培育壮秧的基础。水育秧的秧田与栽插大田比例以1:8左右为宜,采用塑料软盘育秧的以1:18左右为宜。塑料软盘宜选用353孔的,且亩用量不少于100片。

  2.膜。早稻播种后要及时进行清沟沥水,保证沟沟相通,防渍水,并及时架拱盖膜保温。播种至竖针现青前以密封保温促齐苗为主,膜内最高气温不超过35℃。现青后膜内最高气温不超过25℃,温度过高应揭膜两头通风降温,厢面过长的要“开天窗”。2叶1心开始揭膜炼苗,原则上日揭夜盖,循序渐进,先两头、后一边、再全揭,全揭膜后,如遇特殊低温须盖膜保温护苗。

  3.水。秧田水份以湿润管理为主,晴天满沟水,阴天半沟水,雨天沟畅通、雨住田干。全部揭膜前或揭膜后突遇高温或长期阴雨后转晴,必须上水过厢面护苗,待温度正常后再逐步降低保水层,以防青枯死苗。

  4.肥。2叶1心期结合炼苗施好断奶肥,每亩施尿素2~3公斤兑水浇施或喷施。移栽前3天视苗情施送嫁肥,每亩施尿素5~6公斤。

  5.药。2叶1心期结合炼苗喷施甲基立枯灵或敌克松防治立枯病和绵腐病。移栽前2天左右施好送嫁药,每亩秧田用50%吡蚜酮20g+20%氯虫苯甲酰胺15g兑水15Kg喷雾,对预防大田前期螟虫、稻蓟马、稻飞虱、稻杆潜蝇等害虫,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生产上机插秧秧龄一般20天左右,叶龄3~4.5,手插或抛栽秧龄一般25~28天,叶龄3.5~5叶,苗高控制在20厘米以内。要保证栽插密度,提高均匀度,早稻每亩栽插2万蔸左右,保障基本苗8万~9万苗。当秧龄偏长不宜机插时,可采用人工抛秧或手插秧移栽。如遇特殊情况不能及时插(抛)秧,气温偏高、秧苗生长过快时,5~6叶期可采用100~150ppm多效唑叶面喷施,控制秧苗徒长,促进分蘖和根系生长,便于后期移栽。

  1.肥。在中、高等肥力土壤,采用重施底肥、早施追肥,适时补施穗肥的“前促后补”方法科学施肥。目标产量500公斤,在未施用有机肥的条件下,稻田耕翻后,每亩施入40%水稻专用配方肥(20-8-12)25~30公斤作底肥。栽后5~7天结合施用除草剂,每亩追施尿素5~7公斤加氯化钾3-5公斤,促进禾苗早生快发。幼穗分化初期或破口前期亩施用氯化钾2~3千克作穗肥,促进籽粒壮实饱满。切忌偏施氮肥,以免贪青晚熟和影响品质。

  2.水。移栽后浅水勤灌,当苗数达到计划数时,晒田控制无效分蘖,抽穗期水分要充足,注意保持浅水层,以利抽穗,抽穗后实行干湿交替的水份管理,成熟前7天左右断水,防止脱水过早。在安全利用区,推广以“低镉积累”品种+“淹水法”管理为主的综合农艺措施,早稻生育期各阶段田间水层保持情况分别为分蘖期3~4cm、分蘖末期至孕穗期5~6cm、扬花期4~5cm、灌浆期4~5cm、乳熟期3~4cm、蜡熟期及以后自然落干。

  1.机插秧田。采用“一封一杀”的控草模式。在插前1-2天或插后5-7天采用丙•苄、苯噻•苄等药剂封闭;插后15-20天采用二氯喹啉酸、五氟磺草胺、噁唑酰草胺、氰氟草酯、吡嘧磺隆、噁唑•氰氟、二甲•灭等进行茎叶处理。

  2.移栽和抛秧稻田。在秧苗返青后,杂草1叶前采用丙•苄、苯噻•苄、丁•苄等进行土壤封闭或者在杂草2-3叶期采用二氯喹啉酸、五氟磺草胺、双草醚、氰氟草酯、噁唑•氰氟、二甲•灭等进行茎叶处理。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和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总要求,建议在落实抗性品种、种子消毒、种衣剂拌种、秧田送嫁药、大田翻耕深水灭蛹等技术措施的前提下,在早稻大田着重推广应用农业生态调控、性诱、生物农药防治、化学防治四大技术,综合防控水稻病虫害,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切实提升农产品质量。

  1.生态调控。在田埂上推广种植香根草等诱集作物,引诱稻螟虫在香根草上集中产卵,阻碍螟虫繁殖转化,降低虫口基数。同时在田埂上种植大豆、芝麻等显花植物,为蜘蛛等自然天敌提供了栖息场所和转移通道,充分保护天敌,提高天敌的控害能力。

  2.性诱。早稻在四月下旬中前期放置性诱捕器,密度为一亩放置一个,外围区稍密一点,一季换一次诱芯。要求每隔15米放置一个,中心区稍疏一点,要求每隔28米放置一个。水稻分蘖期,诱芯距离地面的高度以50cm为适宜,水稻穗期,诱芯位置以不高于稻株顶端15-30cm为适宜。

  3.生物农药防治。在病虫发生初期和轻发生时,使用井冈霉素、腊质芽胞杆菌防治纹枯病;用枯草芽孢杆菌或春雷霉素防治稻瘟病;用农用链霉素防治细菌性条斑病;使用多杀霉素、苏云金杆菌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害虫。早防早控、减轻后期防治压力,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次数,减缓抗药性的产生。生物农药使用时要比化学农药提前2~3天,并避免在高温时使用。

  4.化学防治。根据县市区植保部门病虫情报和乡镇农技服务中心治虫通知单的监测、预报和预警情况,抓住重大病虫害的关键防治适期,大面积推广应用高效低毒农药品种如氯虫苯酰胺、吡蚜酮、戊唑醇、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甲维盐、阿维菌素、吡唑•醚菌酯等防治重大病虫,交替使用,集中统防统治,延缓害虫抗药性。



相关文章
欧宝手机网页版-ob体育官网|app下载入口 皖ICP备18026708号-1 | 皖公网安备 皖ICP备18026708号-1 | 技术支持:网站地图